时间: 2024-02-13 20:50:48 | 作者: 仓储货架
温度、湿度、光照,手机上都能看到,在深汕特别协作区鹅埠镇下北村蘑菇栽培基地,栽培蘑菇不再“靠天吃饭”,将传统栽培经历转化为数字模型,从“凭着感觉走”到“跟着数据走”,数字技能正助力下北村食用菌工业走上高水平开展之路。
新年前,记者来到深圳市深汕特别协作区鹅埠镇下北村蘑菇栽培基地,下北食品公司负责人彭维特满脸高兴:“接近新年,咱们的蘑菇求过于供,工人早上采摘后直接打包发往深圳及周边地区商场,每天采摘量在1000公斤左右。”之所以求过于供,根本原因在于基地出产的蘑菇满足新鲜、质量上乘。彭维特说,不少客户都向他反应蘑菇滋味非常鲜甜。
农业素有“靠天吃饭”的说法,食用菌出产也不破例。眼下正值基地秀珍菇、杏鲍菇等食用菌会集上市阶段,面临近期深圳继续阴雨,光照缺乏或许会引起食用菌菌丝成长慢、出菇少乃至不出菇等现象,彭维特却一点儿也不忧虑。
他从口袋中掏出手机,并点开一个名叫“设备云”的APP。记者看到,彭维特电子设备屏幕实时显示出基地大棚的温度、湿度、光照总量、二氧化碳、氧含量等信息。“需不需要补光、棚温怎样来操控,我在手机上就能直接操作,保证食用菌在最适合环境中成长。”他骄傲地向记者展现基地现在正在运用的才智农业(蘑菇)栽培渠道。
大棚实时出产数据经过传感器连绵不断上传到体系后台,再以图表方式直观地出现在手机、电脑及办公室电子大屏上,一旦有反常就自意向工作人员发送提示。彭维特乐滋滋地说,现在他一个人、一部手机就能轻松办理基地好几座大棚。将传统栽培经历转化为数字模型,从“凭着感觉走”到“跟着数据走”,数字技能正助力下北村食用菌工业走上高水平开展之路。
走进基地大棚,一个个圆柱形的菌包就像超市货架上的产品,有序摆放在金属架上。“数字化种菇产出的食用菌质量安稳、卖相好,”彭维特指着从菌包中钻出来的一簇秀珍菇说。尝到甜头的他,本年计划在基地多建筑几座大棚,带动更多乡民致富。